邮 箱:695853570@qq.com
电 话:0510-87806880
传 真:宜兴市和桥工业园区
近来,我国气候局宣告用3年时刻,将我国气候探空事务从L波段探空全面晋级为斗极探空体系,全国131个探空站到2025年基本完成气候探空事务体系晋级换代和事务准入。此举将完成气候探空事务全体才能到达国际领先水平,对补偿我国气候观测短板、支撑气候高水平质量的展开具有里程碑含义。
“放气球”是日常气候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绝大多数探空站都运用该技能,每天两次施放探空气球,为数值形式展开、气候猜测预告和服务供给接连牢靠的直接观测材料。
“但是,这种探空站距离稀少、观测距离为12小时的探空观测,很难捕捉大部分历时短、骤发性强的强对流灾害性气候。”我国气候局气候勘探中心正研级高工郭启云表明,跟着气候预告事务展开,现有每天两次获取的探空材料其时空分辨率已难以满意预告和服务要求。
从2017年开端,我国气候局牵头安排而且展开新式斗极智能探空体系的原型研发,经过多年攻关和实验,霸占了多项关键技能,完成了低成本加密探空方针,为探空技能转型晋级供给了“我国计划”,也为我国第三代探空体系的建成打下坚实基础。
斗极探空体系正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探空体系,由斗极卫星确认探空气球方位,经过安置斗极探空站、斗极探空接纳站、探空长途中继操控站,获取安稳牢靠的接连性数据。郭启云介绍,相较于第二代L波段探空体系的1次放球获取1次大气廓线观测数据,该体系选用的往复平漂技能完成1次放球获取2次大气廓线小时时长的平流层观测数据,打破了上百年的高空观测形式。
斗极探空体系将现有高空风的丈量准确性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为数值预告和气候剖析供给了更为精准的数据。“与现行L波段事务探空比较,其选用斗极导航定位技能,定位精度到达国际领先水平,测风差错由几米/秒提高到零点几米/秒。”郭启云说,往复平漂技能还将完成超高的性价比获取平流层气候材料,关于气候数据剖析和数据集研发使用等范畴具有极端重大含义。
伴跟着晋级换代,斗极探空的数据传输也迎来革命性革新。现在,经过构建“云+端”地—空物联传输形式,打破信号跨区接纳和全网统筹操控的关键技能,可以打通国家级和台站的上下行通讯链路,完成对要点区域的方针观测,完善预告和服务的严密协同。
广东是斗极探空体系组网观测演示事务化试点省,在近一年的试点过程中施放2800余次,斗极探空体系数据牢靠,丈量成果可对标国际气候安排探空气候观测最高方针,在飓风、暴雨等灾害性气候预告服务中取得了杰出的效益。
7月27日早上8点,广东省气候局针对飓风“杜苏芮”展开气候谈判,斗极探空体系在飓风登陆前24小时,就为谈判供给了精准的数据支撑。
除了提高数据精度这一优势,斗极探空体系在操作上更方便快捷好用。“气候相对好的时分,都会由于风速过快导致雷达跟不上气球;气候差的时分气球常被吹到山脚下,雷达俯仰视点不行,看不到脚下的球,有时分乃至需求室内操控雷达的人和室外放球的人经过对讲机交流。”广东清远探空站站长杨永生天天和气球打交道,对L波段探空仪的缺陷一目了然,“选用斗极探空体系后就不相同了,现在不论跑到哪儿,都能收到传回来的气候信息。”
据悉,我国气候局计划到2025年,基本完成全国气候探空事务体系的晋级换代和事务准入。未来,气候部门还将逐步齐备斗极探空体系各项技能的优化晋级作业,并力求将有关技能成果引荐作为国际气候安排的技能规范,让我国探空的优秀成果与国际共享。(记者 郭静原)